• HOME
  • 最新消息
  •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彭正明主任積極推動『胰然自得』胰臟手術病友會 造福病患
回新聞列表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彭正明主任積極推動『胰然自得』胰臟手術病友會 造福病患

2019-02-12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暨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主任彭正明表示,目前台灣胰臟癌發生率逐年增加,根據104年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初診斷的胰臟癌人口有2237人,死亡人口卻高達1948人;雖然胰臟癌的發生率不如遙遙領先的肺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症,但發生人數及死亡人數統計曲線相當逼近,顯示胰臟癌的危險性。中山附醫 於2015年7月成立微創手術團隊,至今已完達文西手術800例以上,並且提供先進的達文西機器人單孔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彭正明醫師進一步指出,早期發現胰臟腫瘤並切除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而絕大多數胰臟癌患者發現較晚,且60%的腫瘤發生在胰臟頭端,容易有黃疸、臉黃黃的、 眼睛黃、茶褐色尿液、消瘦、減重減輕、突發性血糖不穩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反覆性背痛等症狀,且因胰臟癌腫瘤壓迫到膽道,造成膽汁阻塞淤積,臨床檢查發現膽色素值上升。

由於胰臟頭端的手術相當複雜,患者在手術前都必須做進階的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和血管攝影等檢查,確認上腸繫膜之血管系統是否已被胰臟癌細胞侵犯,若侵犯則無法做徹底的清除手術,只能將膽囊摘除,再透過空腸繞道手術連接空腸膽道甚至胃;引流出膽汁,使黃疸指數下降,使患者能進食。若能動手術,通常胰臟頭和門靜脈(portal vein)及上腸系膜靜脈(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若可以剝離的,採用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又稱為惠普式手術Whipple operation),將胰臟頭端、十二指腸、遠端胃部、膽囊及膽道、部份上段空腸等器官一併切除,可提高術後預後的效果。

彭正明主任也提醒,治療胰臟癌,手術切除只是一個過程,後續還要加入化學藥物的治療; 隨著醫學發展,胰臟癌已出現新治療契機;彭正明醫師特別強調,目前已有胰臟癌二線新劑型藥物安能得(Onivyde)通過衛福部與美國食藥署核准,透過微脂體技術包覆藥物,可穿透腫瘤血管孔壁進入腫瘤組織釋放高濃度藥物,不僅能有效提升整體存活期,並可以降低原本化療藥物的副作用,鼓勵患者確診後應積極接受治療,不輕易放棄希望。
TOP